我们的愿景:让特殊儿童得到平等的教育和尊重
我们的宗旨:专业、接纳、理解、关爱、尊重
咨询热线:
134-1855-3776
4机构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  机构动态

家长可以怎样教孩子分享?


  小区里几个2、3岁的小朋友在玩。
  看着小朋友各自玩的样子,应该不是很熟。
  A小朋友想要B小朋友的跳跳球。
  B小朋友见有人伸过手,赶忙躲开,并抱紧了自己的跳跳球,生怕被抢走。
  B小朋友的妈妈见状,赶紧和B小朋友说:
  你给弟弟分享一下嘛!
  说着,就要拿B的球。
  B小朋友瘪嘴快哭了。
  A小朋友的妈妈见B小朋友不愿意,
  就和A小朋友说:
  你把小汽车和小哥哥交换一下吧!
  说着,就把A的小汽车拿给B。
  这回轮到A小朋友不愿意了。
  哇的一下哭了。
  B小朋友的妈妈很懊恼:
  分享怎么这么难教啊!
  A小朋友的妈妈也很懊恼:
  老师不是教过交换玩具嘛,怎么不好使?
  我们来分析一下上面那个常见场景:
  1、物权意识
  18-24个月,儿童建立初步自我意识,能够识别出镜子中的自己。
  随后,在24-36个月,开始逐渐建立物权意识,
  紧接着,儿童会逐渐学习以下物权相关规则:
  1)什么东西是我的,什么东西是别人的
  2)我不能随便要/拿/抢/偷别人的东西。
  3)别人也不能随便要/拿/抢/偷别人的东西。
  4)如果想要他人的东西,可以用询问的方式
  5)他人可能同意,但也可能拒绝,无论怎样,自己都必须接受
  6)拒绝的时候逐渐有礼貌
  对于A小朋友的家长,
  正确处理方式是:
  1)如果A和B不认识,可选择阻止儿童随意要他人东西:
  跳跳球是哥哥的,不是你的,所以不能要哥哥的东西。
  你想要的话妈妈可以给你买。
  2)如果A和B是认识的,可选择教儿童询问:
  球是哥哥的,你想玩的话要先问问哥哥,愿不愿意把球借你玩玩。
  并在询问哥哥后,哥哥同意或不同意的情况下,都教儿童必须接受。
  3)如果A和B是认识的,交换要获得A儿童的同意:
  你可以试试和哥哥交换玩具,你愿意交换嘛?
  如果儿童根本不愿意把自己的东西拿给别人,就要让儿童接受:
  你都不愿意把玩具给哥哥,哥哥当然不会给你玩了。
  如果儿童愿意交换,要让儿童接受:
  哥哥愿意交换就交换,不愿意交换也得接受。
  2、分享
  对于B小朋友的家长,正确处理方法:
  尊重B小朋友的个人意愿,愿意给就给,不愿意给就不给。
  并教儿童将自己的意愿告诉A。
  为什么不教分享呢?
  因为教出来的“分享”,都不是真的分享。
  分享的前提是:
  1)我有物权意识,知道什么是我的什么是你的。
  2)我真的喜欢你,喜欢到愿意把我喜欢的东西也主动分给你。
  所以,连物权意识都没有的孩子,根本无需教分享。
  此时应该教孩子不能乱拿别人的东西,以及如何保护好自己的东西。
  如果孩子有了物权意识,而且特别“自私”地从不把东西给别人,
  也不必着急教“分享”。
  想想我们真实的生活,
  你不会把好东西主动分享给陌生人吧?
  你不会把好东西主动分享给不喜欢的人吧?
  如果别人非要你把好东西给陌生人/不喜欢的人,
  那肯定是不情不愿的吧?
  那肯定不能叫做“分享”吧?
  因此,想要产生分享,需要要帮孩子找到或建立喜欢的人。
  当他真的喜欢(不一定是那种喜欢,喜欢可以很广义)另一个人,
  可能喜欢的是妈妈、阿姨、或者别的孩子,
  那么,分享压根不需要教,他会把好东西主动分享给别人。
  所以,无论是物权意识,还是喜欢,还是分享,
  都是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里程碑。
[返回]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服务项目课程内容教学环境机构动态业内新闻常见问题在线留言联系我们
深圳市蒙恩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备案号:粤ICP备18099742号
联系人:刘老师/134-1855-3776 邮箱:603462580@qq.com
地址:深圳市坪山区豪方菁园裙楼2楼203
技术支持:东莞网站建设后台管理】【BMAP】【GMAP
访问量:百度统计
*本站相关网页素材及相关资源均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速告知,
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
蒙恩手机官网扫一扫
蒙恩手机官网
蒙恩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蒙恩微信公众号
  • 返回顶部
  • 13418553776
  • 603462580
  • 微信公众号
  • 手机官网
  • 微信小程序